英妙才华四十年释义


【英妙】年少而才华出众的人;少年英俊。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终童山东之英妙,贾生洛阳之才子。”隋薛道衡《豫章行》:“江南地远接闽甌,山东英妙屡经游。”宋苏舜钦《朝奉大夫王公行状》:“子野英妙,不衒文干进,当世佳士也。”2.美好的少壮时期。唐杜甫《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》诗:“虙子弹琴邑宰日,终军弃繻英妙时。”3.优美。宋文天祥《集杜诗·陆枢密秀夫诗序》:“﹝秀夫﹞字君实,文笔英妙。”典

【才华】才美之表现于外者,多指文才。《北齐书·崔瞻传》:“崔瞻文词之美,实有可称,但举世重其风流,所以才华见没。”唐牟融《送沉翔》诗:“谩有才华嗟未达,閒寻鸥鸟暂忘机。”宋周密《玲珑四犯》词:“年少忍负才华?儘佔断艷歌芳酒。”明高启《酬谢翰林留别》诗:“顾余忝乡里,才华敢论美。”巴金《毒草病》:“你比我有才华,你是一个好的艺术家,我却不是。”

【四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息利切,音泗。《說文》囗,四方也。八,別也。囗中八,象四分之形。又《玉篇》隂數次三也。《正韻》倍二爲四。《易·繫辭》天一地二,天三地四,天五地六,天七地八,天九地十,五位相得而各有合。《又》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宋有四象,慶元閒知汀州府。又《正字通》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,防詐譌易,非四之本義也。又《集韻》息七切,音悉。關中謂四數爲悉。○按《正字通》云平聲音司,引《樂譜》四五讀司烏,不知此特口變易,非四有司音也。《正字通》誤。

【十年】形容时间长久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杨伯峻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唐贾岛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