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鹤望长远释义


【野】〔古文〕埜《唐韻》羊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以者切,音也。《說文》郊外也。《易·同人》同人于野,亨。《疏》野,是廣遠之處。《詩·魯頌》駉駉牡馬,在坰之野。《傳》邑外曰郊,郊外曰野。又《周禮·地官·遂人》掌邦之野。《註》郊外曰野,此野爲甸稍縣都。又《周禮·秋官》縣士掌野。《註》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。又《韻會》朴野。《論語》質勝文則野。《禮·檀弓》故騷騷爾則野。《疏》田野之人,急切無禮。又官名。《左傳·昭十八年》使野司各保其徵。《註》野司,縣士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季春之月,命野虞,毋伐桑柘。《註》野

【鹤望】企足引颈而望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张飞传》:“今寇虏作害,民被荼毒,思汉之士,延颈鹤望。”宋刘筠《前槛十二韵》:“东南劳鹤望,西北限牛津。”清顾炎武《雒阳》诗:“鹤望将焉属,鲸吞未息争。”

【长远】1.辽远。汉刘向《九叹·远逝》:“日杳杳而西頽兮,路长远而窘迫。”汉蔡邕《任巴郡太守谢表》:“巴土长远,江山修隔。”2.长久。《百喻经·杀商主祀天喻》:“经歷三途,受苦长远。”《新唐书·武平一传》:“愿思抑损之宜、长远之策,推远时权,以全亲亲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九四:“无极是多少大,无一箇物是宙样长远,亘古亘今,往来不穷。”郭沫若《蔡文姬》第一幕:“你知道,我是愿意匈奴和汉朝长远和好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