淹迟遍看两川山释义


【淹迟】缓慢;迟缓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枚皋文章敏疾,长卿制作淹迟。”宋王安石《谢知制诰启》:“製作淹迟而不工,思虑短浅而不敏。”《新编分门古今类事》卷五引《朝野杂录》:“晋国知制誥二十年,最号淹迟,歷仕太祖、太宗,文武忠孝,天下望以为相而不容。”2.延缓。《隋书·段文振传》:“水潦方降,不可淹迟,唯愿严勒诸军,星驰速发,水陆俱前。”典

【遍】《廣韻》與徧同。詳彳部徧字註。

【两川】川的合称。唐肃宗至德二年,剑南道置东川、西川两节度使,因有两川之称。唐白居易《同梦得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》诗:“两川风景同三月,千里江山属一家。”宋韩驹《次韵参寥》:“君今振锡归千顷,我亦收身入两川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至今两川风俗,女人自小从师上学,与男人一般读书。”

【山】《廣韻》所閒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師閒切《正韻》師姦切,與刪音同。《說文》山宣也。宣氣散生萬物,有石而高也。《徐曰》象山峰起之形。《釋名》山,產也。產萬物者也。《易·說卦》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。《書·禹貢》奠高山大川。《爾雅·釋山》河南華,河西嶽,河東岱,河北恆,江南衡,《周禮》謂之鎮。《鄭註》鎮名山安地德者也。又《山海經》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。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。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,今隴西甘肅玉門外,其地也。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,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。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,則禹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