巀嶭立千仞释义


【巀嶭】亦作“嶻嶭”。山名。一名嵯峩山,又名慈峩山。在今陕西省泾阳、三原、淳化三县交界处。传说黄帝曾铸鼎于此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:“池阳,惠帝四年置,巀嶭山在北。”巀,一本作“嶻”。颜师古注:“嶻嶭,即今俗呼嵯峨山是也。”汉扬雄《长杨赋》:“左太华而右襃斜,椓嶻嶭而为弋,紆南山以为罝。”唐陆龟蒙《和古杉三十韵》:“恐是夸娥怒,教临嶻嶭衰。”2.亦作“嶻嶭”。高峻貌。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上》:“九嵕巀嶭,南山峩峩。”文选·司马相如<上林赋>作“嶻嶭”。李善注引郭璞曰:“嶻嶭,高峻貌也。”宋欧阳修《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

【立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力入切,音力。《說文》立,住也。《釋名》立,林也。如林木森然,各駐其所也。《廣韻》立,行立。《禮·曲禮》立必正方。又成也。《禮·冠義》而後禮義立。又堅也。《易·大過》君子以獨立不懼。《論語》三十而立。又樹立也。《易·說卦傳》立天之道,曰隂與陽。立地之道,曰柔與剛。立人之道曰仁與義。《書·伊訓》立愛惟親,立敬惟長。《左傳·襄二十四年》穆叔曰:太上立德,其次立功,其次立言。又置也,建也。《書·牧誓》立爾矛。《周禮·天官》建其牧,立其監。《左傳·桓二年》師服曰:天子建國,諸侯立家

【千仞】形容极高或极深。古以八尺为仞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,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。”汉桓宽《盐铁论·刑德》:“千仞之高,人不轻凌。”晋司马彪《赠山涛》诗:“上凌青云霓,下临千仞谷。”清方文《陈卧子子龙》诗:“惠心烛千仞,雄风扇八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