徙倚山堂晚释义


【徙倚】逡巡。《楚辞·远游》:“步徙倚而遥思兮,怊惝怳而乖怀。”王逸注:“彷徨东西,意愁愤也。”三国魏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於是洛灵感焉,徙倚傍徨,神光离合,乍阴乍阳。”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忿狷》:“王令诣谢公,值习凿齿已在坐,当与併榻,王徙倚不坐。”宋朱熹《石马斜川之集分韵赋诗得灯字》:“徙倚緑树荫,摩挲苍石稜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江城》:“生被逐,徙倚无所归,母恐其折挫行死,令独居而给之食。”郭沫若《海涛集·南昌之一夜》:“我们走在江边上往复徙倚着,足足有一个钟头。”

【山堂】1.山中的寺院。唐王勃《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》:“春巖橘柚,影入山堂。”清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四:“録其(赵元一)《宿焦山寺》云:‘海国秋初到,山堂气更清。’”2.隐士的山中居所。宋曹组《艮岳赋》:“傚隐士之山堂,取逸人之三逕。”3.近代帮会的组织机构。陈少白《兴中会革命史要》:“这(哥老会)两个山堂,在长江的势力算为最大。”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第三章绪言:“当时天地会山堂分立,缺乏统一指挥。”

【晚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無遠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武遠切,音挽。《說文》莫也。《博雅》後也。《史記·李斯傳》君何見之晚。《前漢·天文志》伏見蚤晚。zdic.net漢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