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颢沆百释义


【西颢】秋季。西方曰颢天,秋位在西,故称。唐刘禹锡《上门下裴相公启》:“授鉞於西顥之半,策勋於北陆之初。”

【沆】《唐韻》胡朗切《集韻》戸朗切《韻會》合朗切,音骯。《說文》莽沆,大水也。一曰大澤貌。《博物志》停水東方曰都,一名沆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滄池漭沆。又沆茫,水草廣大貌。《揚雄·羽獵賦》鴻濛沆茫。又沆瀁,水深廣貌。《木華·海賦》浺融沆瀁。又沆瀣,露氣也。詳瀣字註。又《廣韻》胡郞切《集韻》寒剛切《正韻》下郞切,音航。水流貌。一曰渡也。又《集韻》舉朗切,音。義與莽沆同。又《正韻》口浪切,音亢。《前漢·郊祀歌》西顥沆碭。《註》白氣也。沆或讀若抗。

【百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博陌切,音伯。《說文》十十也。从一白。數十十爲一百。百,白也。十百爲一貫。貫,章也。《徐曰》章,以詩言之一章也。百亦成數。會意字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紀于一,協于十,長于百,大于千,衍于萬。又眾多也。《易·繫辭》百官以治。《書·堯典》平章百姓。《後漢·明帝紀》百蠻貢職。又百里,劒名。百錬,刀名。見《古今注》。又百鷯。鳥名。見《大戴禮》。又百足,蟲名。《博物志》百足,一名馬蚿。又百合,草名。《譚子化書》山蚯化爲百合。又地名。隋百泉縣,唐百文縣。又國名。《北史·百濟傳》百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