宵衣旰食明天子释义


【宵衣旰食】天不亮就穿衣起身,天黑了才吃饭。形容非常勤劳,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。唐陆贽《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》:“今师兴三年,可谓久矣;税及百物,可谓繁矣,陛下为之宵衣旰食,可谓忧勤矣。”宋司马光《论横山疏》:“虏骑大至,覆军杀将,边城昼闭,朝廷乃为之宵衣旰食,焦心劳思,兴兵运财,以救其急。”《明史·王直传》:“陛下宵衣旰食,徵天下兵,与羣臣兆姓同心僇力,期灭此朝食,以雪不共戴天之耻。”清侯方域《南省试策四》:“皇帝宵衣旰食,欲拯生灵於涂炭。”茅盾《关于长篇历史小说<李自成>》五:“崇祯的宵衣旰食,励精图治,反而加速

【明天】天。唐元稹《和乐天别弟后月夜作》:“闻君别爱弟,明天照夜寒。”2.今天的下一天。鲁迅《呐喊·端午节》:“叫小厮即刻上街去赊一瓶莲花白。他知道店家希图明天多还账,大抵是不敢不赊的。”3.不远的将来;未来。公刘《太阳的家乡》:“于是,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明天,我们美好的共产主义的明天。”王力《龙虫并雕斋文集·略论清儒的语言研究》:“批判清儒不是为了昨天,而是为了明天。”

【子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卽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祖似切,音梓。《說文》十一月陽氣動,萬物滋入,以爲稱。《徐鍇曰》十一月夜半,陽氣所起。人承陽,故以爲稱。又《廣韻》息也。《增韻》嗣也。《易·序卦傳》有男女,然後有夫婦。有夫婦,然後有父子。《白虎通》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。天子之子曰元子。《書·顧命》用敬保元子釗。又《儀禮·喪服》諸侯之子稱公子。又凡適長子曰冢子,卽宗子也。其適夫人之次子,或衆妾之子,曰別子,亦曰支子。《禮·曲禮》支子不祭,祭必告於宗子。又男子之通稱。《顏師古曰》子者,人之嘉稱,故凡成德,謂之君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