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前水色细鳞鳞释义


【县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涓切,音懸。《說文》繫也。《註》徐鉉曰:此本是縣挂之縣,借爲州縣之縣。今俗加心,別作懸,義無所取。《易·繫辭》縣象著明,莫大乎日月。《詩·周頌》應田縣鼓。《周禮·春官·小胥》正樂縣之位。《儀禮·燕禮》樂人縣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曲縣繁纓以朝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縣隔千里。又《廣韻》黃練切《集韻》熒絹切,音炫。《正韻》形甸切,音現。《釋名》縣,懸也,懸係于郡也。《廣韻》古作寰。楚莊王滅陳爲縣,縣名自此始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邦縣之賦。《註》邦縣四百里。又《地官·小司徒》四甸爲縣。又

【水色】1.水面呈现的色泽。南朝梁简文帝《饯别》诗:“窗阴随影度,水色带风移。”唐元稹《和乐天早春见寄》:“湖添水色消残雪,江送潮头涌漫波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十七:“四面一望无际,是苍凉的月光和水色。”碧野《月亮湖》:“斜日照着湖面,水色变化无穷,闪光的地方像银鳞,深苍的地方像绿缎。”2.淡青色,接近白色。陈澄之《慈禧西幸记·沐猴而冠》:“珍珠也带到了,奶奶要的是一百零八颗,现在一式一样大小,滴溜滚圆的,一般水色的带来了一百二十一颗。”3.方言。指人的白里透红的面色。如:那个姑娘脸上一点水色也没有。4.指有水色。《新

【细】《廣韻》蘇計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思計切,音壻。《說文》作。微也。《類篇》隷作細。《玉篇》小也。《書·旅獒》不矜細行。《註》輕忽小物。《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》其細已甚。《註》譏其煩碎。又《北史·源思禮傳》何必大子細也。

【鳞鳞】鳞状物。形容云彩。《文选·鲍照<还都道中作>诗》:“鳞鳞夕云起,猎猎晚风遒。”吕延济注:“鳞鳞,云貌。”宋范成大《三登乐》词:“一碧鳞鳞横万里,天垂吴楚四无人,櫓声自语向浮云。”郑泽《晚眺次钝根韵》:“鳞鳞夕云景,依依归鸟心。”2.形容鳞状物。形容水波。唐李群玉《江南》诗:“鳞鳞别浦起微波,汎汎轻舟桃叶歌。”明何景明《伯川词》:“锡山之下兮伯之河,水鳞鳞兮石峩峩。”林景行《湖泛口占示贞壮》:“晚风翼翼浪吹衣,凉水鳞鳞翠入微。”3.形容鳞状物。形容屋瓦。宋陆游《苦热》诗:“万瓦鳞鳞若火龙,日车不动汗珠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