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破鬼门关释义


【先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蘇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蕭前切,霰平聲。《說文》先,前進也。从人之。《徐曰》之,往也,往在人上也。一曰始也,故也。《玉篇》前也,早也。《孝經·感應章》必有先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象帝之先。又祖父已歾曰先。《司馬遷·報任安書》太上不辱先,其次不辱身。又姓。《韻會》晉有先軫。又《韻會》凡在前者謂之先,則平聲。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,則去聲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先見切,音霰。《增韻》先之也。《正韻》相導前後曰先後。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以先愷樂,獻于社。《註》先猶導也。《史記·酈食其傳》

【破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普過切,頗去聲。壞也,剖也,裂也,劈也,坼也。《正字通》凡物壞,及行師敗其軍,奪其地,皆曰破。說文專訓石碎,泥。又《韻會》曲破,樂名。樂書云:唐明皇天寶,樂章多以邊地名曲。如伊州,甘州之類。曲終繁聲,名爲入破。又《字彙補》披義切,音媲壞也。又叶博屑切,音鷩。《呂覽》膏以明自煎,鐸以聲自穴。翠以羽殃身,蚌以珠致破。

【鬼门关】1.古关名。在今广西北流、玉林之间,其地有两山对峙,形同关隘,甚险恶,中间通道,为古代通往钦、廉、雷、琼及交趾的要冲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四》:“﹝鬼门关﹞其南尤多瘴癘,去者罕得生还。谚曰:‘鬼门关,十人九不还。’”宋黄庭坚《竹枝词》之一:“鬼门关外莫言远,五十三驛是皇州。”2.迷信传说中的阴世、阳间之交界外;死亡的边缘。元杨显之《酷寒亭》第四折:“在鬼门关夺转这冻形骸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十回:“忽见一座城,城门上掛着一面大牌,上写着‘幽门地府鬼门关’七个大金字。”郭鹏《刘亚生》:“像他这样站在鬼门关上开玩笑的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