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物皆真体不殊释义


【物物】对于万物的役使、支配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有大物者,不可以物;物而不物,故能物物。”成玄英疏:“不为物用而用於物者也。”晋道支《逍遥论》:“物物而不物於物,则遥然不我得。”2.指为外物所役使。唐王维《谒璿上人》诗序:“色空无得,不物物也。”3.各种物品,各样事物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物物卬市,日闋亡储。”颜师古注:“物物卬市,言其衣食所须皆买之於市。”宋梅尧臣《答毛秘校》诗:“曷如握明镜,物物目所逢。”金元好问《杂著》之一:“万期流转不须臾,物物观来定有无。”严复《救亡决论》:“一理之明,一法之立,必验之

【皆】《唐韻》古諧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諧切,音街。《說文》俱詞也。《小爾雅》同也。《易·解卦》雷雨作,而百果草木皆甲坼。鄭康成讀皆如懈,非。又《字彙補》居之切,音箕。《前漢·孟喜傳》箕子者,萬物方荄茲也。《師古註》荄,音皆。古皆荄與箕音同。又叶舉里切,音几。《詩·周頌》以治百禮,降福孔皆。《傳》皆,遍也。與偕通。《荀勗東西廂歌》降福孔偕。 《說文》白字兩見,一在自部,自部之白,疾二切,卽自字。皆字載自部中,則應从白。《集韻》或作皆,非。

【真体】真实的本体。南朝梁萧统《解二谛义》:“又諮真寂之体,本自不流,凡夫见流,不离真体,然则但有一真,不成二諦。”唐彦悰《后画录·隋江志》:“笔力劲健,风神顿爽,模山拟水,得其真体。”清王夫之《张子正蒙注·太和》:“阴阳未分,二气合一,絪緼太和之真体,非目力所及,不可得而见也。”

【不殊】1.没有区别;一样。汉扬雄《解嘲》:“世异事变,人道不殊。”唐杜甫《小至》诗:“云物不殊乡国异,教儿且覆掌中杯。”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一》:“人情物理,大抵不殊。”2.谓身首尚未分离。指自杀未死。《汉书·淮南王传》:“太子自刑,不殊。”颜师古注:“殊,絶也,虽自刑杀,而身首不絶也。”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杨贞妇》:“静安守节不嫁,权贵争求之,至截髮自剄,不殊。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缅甸归诚本末》:“﹝刘藻﹞因於三月癸酉中夜,挑灯默坐,驱侍者出,自剄不殊,宛转於牀榻间,七日乃死。”3.未绝。《新唐书·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