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讯付邮筒释义


【问讯】通问请教。汉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君子不羞学,不羞问。问讯者,知之本,念虑者,知之道也。”2.打听。《玉台新咏·古诗<为焦仲卿妻作>》:“幸可广问讯,不得便相许。”宋姜夔《惜红衣》词:“墙头唤酒,谁问讯、城南诗客。”康濯《水滳石穿》第五章:“他已经找有根问讯过,有根答应了,说让社里雇用。”3.问候;慰问。《后汉书·清河孝王庆传》:“庆多被病,或时不安,帝朝夕问讯,进膳药,所以垂意甚备。”宋陆游《次季长韵回寄》:“野人蓬户冷如霜,问讯今惟一季长。”何其芳《画梦录·丁令威》:“丁令威引颈而望,寂寞得很,无从向

【付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方遇切,音傳。畀也,授也。《孔叢子·記義篇》孔子曰:若苟付可付。則己不勞,而賢才不失矣。又《集韻》符遇切。同祔。祭名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,言甸人讀禱付練祥掌國事。《註》付當爲祔。又姓。 《說文》从寸持物對人。《徐鉉曰》寸,手也。亦作仅。漢典考證:〔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,言甸人讀禱付練詳掌國事。〕 謹照原文詳改祥。 考證:〔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,言甸人讀禱付練詳掌國事。〕 謹照原文詳改祥。

【邮筒】1.亦作“邮筩”。古时封寄书信的竹筒。宋欧阳修《送梅龙图公仪知杭州》诗:“邮筒不絶如飞翼,客至还无菜甲羹。”宋王安石《寄张先郎中》诗:“篝火尚能书细字,邮筩还肯寄新诗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自志》:“久之,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,因而物以好聚,所积益伙。”2.今指邮局设在路旁供投寄信件的信筒。巴金《新生》:“我把信写好,晚饭后,拿出去投在邮筒里。”3.指书信。清阮元《小沧浪笔谈·山左金石志序》:“元以是书本与先生商订分纂。先生蒞楚,虽羽檄纷驰,而邮筒往復,指証颇多。”清丘逢甲《送季平之澳门兼订来约》诗之二:“行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