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星犯上台释义


【文星】星名。即文昌星,又名文曲星。相传文曲星主文才,后亦指有文才的人。唐元稹《献荥阳公》诗:“词海跳波涌,文星拂坐悬。”唐裴说《怀素台歌》:“杜甫、李白与怀素,文星酒星草书星。”宋杨无咎《南歌子》词之四:“直教笔底有文星,欲状此时情,若为成。”清赵翼《瓯北诗话·查初白诗》:“《祝胡东樵寿》:‘人指所居为福地,天留此老应文星。’”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十四:“两江月旦归名士,又报文星入座来。”参见“文昌”。

【犯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防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父鋄切,凡上聲。《玉篇》抵觸也。《廣韻》干也,侵也,僭也,勝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犯,勝也。《註》陵犯,得勝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兹用不犯于有司。《禮·曲禮》介冑則有不可犯之色。又《檀弓》事親,有隱而無犯。《周禮·夏官》大馭掌馭玉路,以祀及犯軷。《註》行山曰軷。犯之者,封土爲山象,以菩芻棘柏爲神主。旣祭之,則以車轢之而去,喻無險難也。又《字彙補》叶符店切。《歐陽修·新孀詩》蘭枯蕙死誰復弔,殘菊籬根爭豔豔。靑松守節見臨危,正色凜凜不可犯。

【上台】1.指宫廷,朝廷。《南史·齐鄱阳王锵传》:“鏘以上臺兵力既悉度东府,且虑难捷,意甚犹豫。”唐白居易《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诗因以继和》:“骑省通中掖,龙楼隔上臺。”宋宋祁《送承制刘兼济知原州》诗序:“帝伟之,即詔以二千石守朝那,给上臺千兵,光宠帐下。”2.上司,上官。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梦狼》:“黜陟之权,在上臺不在百姓,上臺喜,便是好官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三回:“雷太守道:‘也罢,我们将此事叙一个简明的禀帖,禀明上臺,看上臺如何批下来,我们遵照办理就是了。’”清王昙《为吴江绅士呈请于本县建昭忠祠状》:“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