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文命之为乐句释义


【文命】1.文德教命。《书·大禹谟》:“文命敷於四海,祗承于帝。”孔传:“言其外布文德教命,内则敬承尧舜。”明张居正《恭述祖德》诗:“武功既燀赫,文命迺丕釐。”2.传说为夏禹之名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夏禹名曰文命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太史公皆以放勋、重华、文命为尧、舜、禹之名,未必为得。”唐刘知几《史通·疑古》:“斯则陟方之死,其殆文命之志乎?”《旧唐书·哀帝纪》:“著重华纳麓之功,彰文命导川之绩。”鲁迅《故事新编·理水》:“大家终于知道鲧大人因为治了九整年的水,什么效验也没有,上头龙心震怒,把他充军到羽山去了,接任

【之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止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眞而切,音枝。《說文》出也,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。一者,地也。《玉篇》是也,適也,往也。《禮·檀弓》延陵季子曰:若氣,則無不之也。又於也。《禮·大學》之其所親愛而辟焉。《註》之,適也。《朱傳》猶於也。又語助辭。《書·金縢》禮亦宜之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秋冬亦如之。《正字通》凡之字,或句中,或語尾,或層出。如毛詩我之懷矣,共武之服,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,六句九之字,常華章左之左之,六句八之字,可以例推。又此也。《詩·周南》之子于歸。《註》之子,是子也。又變也。《

【乐句】的节拍。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公荐》:“韩(韩愈)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:‘且以拍板为什么?’僧孺(牛僧孺)曰:‘乐句。’二公因大称赏之。”明王骥德《曲律·论板眼》:“古拍板无谱,唐明皇命黄幡绰始造为之。牛僧孺目拍板为‘乐句’,言以句乐也。盖凡曲,句有长短,字有多寡,调有紧慢,一视板以为节制,故谓之‘板’、‘眼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