琬琰攀酬郢释义


【琬琰】、琰圭。《书·顾命》:“弘璧、琬琰在西序。”孔传:“大璧琬琰之圭为二重。”蔡沉集传:“琬琰,圭名。”2.为碑石之美称。唐玄宗《孝经序》:“写之琬琰,庶有补於将来。”宋苏轼《贺林待制启》:“箸书已成,特未写之琬琰;立功何晚,会当收之桑榆。”明张居正《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》:“写诸琬琰,播狼胥瀚海之声;炳若丹青,掩麟阁云臺之美。”3.泛指美玉。《楚辞·远游》:“吸飞泉之微液兮,怀琬琰之华英。”洪兴祖补注:“琬音宛,琰音剡,皆玉名。”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琬琰之玉,在洿泥之中,虽廉者弗释。”南朝梁刘峻《辨命论》

【攀】《唐韻》普班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披班切,盼平聲。引也。《晉語》攀輦卽利而舍。又自下援上也。《莊子·馬蹄篇》鳥鵲之巢,可攀援而闚。《崔駰·達旨》攀台階闚紫闥。或作扳。亦作。

【郢】《唐韻》以整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以井切《正韻》庾頃切,音穎。《說文》楚都,在南郡江陵北十里。《公羊傳·宣十二年》邲之戰,子重諫曰:南郢之與鄭,相去數千里。◎按《六書故》云:郢,楚所都,今爲江陵府江陵縣。子西遷郢於鄀,楚考烈王自徙壽春,亦命曰郢。名雖同而地則異也。又《字彙補》節氣名。《管子·幼官篇》十二小郢,十二中郢。又叶以成切,音盈。《應劭·風俗通》干木息偃以籓魏,包胥重繭而存郢。管氏朱絃而三歸,平仲辭邑以濯纓。 或省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