徒知事奔走释义


【徒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同都切,音塗。《說文》本作。步行也。《易·賁卦》舍車而徒。又步卒也。《詩·魯頌》公徒三萬。又《爾雅·釋訓》徒輦者也。《疏》會同田獵,人挽輦以徒行也。《詩·小雅》徒御不驚。又《玉篇》衆也。《書·仲虺之誥》實繁有徒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人至察,則無徒。又《廣韻》空也。《爾雅·釋訓》暴虎,徒搏也。《註》空手執也。又《廣雅》徒,袒也。《史記·張儀傳》秦人捐甲,徒裼以趨敵。又《正韻》但也。《孟子》徒善不足以爲政。又《廣韻》黨也。《張衡·思賦》朋精粹而爲徒。又弟子曰徒。《論語》非

【知事】通晓事理;懂事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主道知人,臣道知事。”汉刘向《列女传·梁夫人嫕》:“天子感悟,使中常侍掖庭令杂讯问,知事明审。引见,嫕对上泣涕,赏赐累亿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商小姐见兄弟小时母子伶仃,而今长大知事,也自欢喜他。”清李渔《意中缘·悟诈》:“到底是老人家知事。”2.主管事务。《管子·戒》:“於国有所不知政,於家有所不知事,必则朋乎。”尹知章注:“若皆知之,则事钟於己,将不胜任而败。朋能有所不知,故可以移政。”3.官名。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。宋时分命京官出守列郡,称为权知某府或某州或某县

【奔走】1.急行。《后汉书·史弼传》:“及下廷尉詔狱,平原吏人奔走诣闕讼之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昼即看日,夜乃观星,奔走不停,遂至吴江北岸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异七·鬼粥砚》:“王遂发狂奔走,直上山巔,虽涧壑荆棘不避。”2.谓为一定的目的而忙碌。《书·武成》:“丁未,祀于周庙,邦甸侯卫,骏奔走,执豆籩。”唐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永之人争奔走焉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八:“去到处奔走事情是他最怕的事。”3.逃走。《北史·叔孙建传》:“斩首万餘级,餘众奔走,投沁水死,水为不流。”元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