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人裁碧霞释义


【天人】1.指洞悉宇宙人生本原的人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不离於宗,谓之天人。”2.天和人。《后汉书·班彪传下》:“往者王莽作逆,汉祚中缺,天人致诛,六合相灭。”宋司马光《答李大卿孝基书》:“阴阳之道,在天为寒燠雨暘,在国为礼乐刑赏,在心为刚柔缓急,在身为飢饱寒热,此皆天人之所以存,日用而不可免者也。”参见“天人感应”。3.指仙人;神人。晋葛洪《神仙传·张道陵》:“忽有天人下,千乘万骑,金车羽盖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曹仁传》:“矫等初见仁出,皆惧,及见仁还,乃叹曰:‘将军真天人也!’”唐杜甫《八哀诗·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

【裁】《唐韻》昨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牆來切,音材。《說文》制衣也。《玉篇》裂也。又《儀禮·士喪禮疏》布單衣,漢時名爲通裁。又節也。《易·繫辭》化而裁之謂之變。《吳語》救其不足,裁其有餘。又鑒別也。《後漢·李膺傳》獨持風裁。又自裁,自殺也。《前漢·霍光傳》卒有物故自裁。又裁度也,與財通。《易·泰卦》后以財成天地之道。又通纔。《前漢·功臣傳》戸口可得而數,裁什二三。又《廣韻》昨代切,音在。亦製裁也。《穀梁傳序》準裁靡定。《註》讀去聲。又《韻補》叶前西切,音齊。《楚辭·惜誓》黃鵠後時而寄處兮,鴟梟羣而制之。神龍失水而

【碧】《廣韻》彼役切《集韻》兵役切《韻會》兵亦切,音筆。《說文》石之靑美者。《山海經》高山多靑碧。《郭註》亦玉類也。今會稽縣東山出碧。《班固·西都賦》珊瑚碧樹。《註》崐崘山有碧樹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綠碧紫英。《註》碧有縹碧,有綠碧。又《增韻》碧,深靑色。唐官制,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。又《韻會》竹書紀年:惠成王七年,雨碧於郢。又《度人經·碧落註》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,是云碧落。又姓。明洪武中訓導碧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