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明吞却玉麒麟释义


【天明】1.犹天命;天道。《书·大诰》:“用寧王遗我大宝龟,绍天明。”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:“范氏、中行氏反易天明,斩艾百姓,欲擅晋国而灭其君。”孔颖达疏:“下事上,臣事君,法则天之明道;臣不事君是反易天之明道。”《墨子·尚同下》:“唯辩而使助治天明也。”孙诒让间诂:“王云:天明,天之明道也。”2.天之光辉。指日、月、星等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为父子、兄弟、姑姊、甥舅、昏媾、姻亚,以象天明。”孔颖达疏:“六亲,父为尊严;众星,北辰为长。六亲和睦以事严父,若众星之共北极,是其象天明也。”《周礼·春官·司常》“王

【吞】《唐韻》吐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他根切,音。《說文》咽也。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吞若雲夢者八九。又《廣韻》吞,滅也。《增韻》幷包也。《戰國策》隂謀有吞天下之心。又《廣韻》他前切《集韻》他年切,音天。姓也。漢有吞景雲。又《集韻》咽也。《穀梁傳·隱三年註》其所吞咽者,壤入於內。《釋文》吞,敕恩反。又音天。《王筠詩》桓桓信無敵,堂堂寧有前。九圻良易舉,八荒安足吞。

【却】《唐韻》俗卻字。(卻)《唐韻》去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乞約切,羌入聲。《說文》節欲也。从卩,谷聲。《增韻》止也,不受也。《孟子》卻之爲不恭。又《廣韻》退也。《前漢·袁盎傳》引卻愼夫人坐。《註》蘇林曰:卻謂而退之也。又《儀禮·士昏禮》啓會,卻于敦南。《疏》卻,仰也,謂仰於地。《韻會》俗作却。又訛作。

【玉麒麟】1.指玉雕的麒麟印纽。《晋书·元帝纪》:“于时有玉册见於临安,白玉麒麟神璽出於江寧。”2.借指符信。宋陆游《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二十韵》:“同舍事容悦,腰佩玉麒麟。群諛更得志,后来如积薪。”3.传说中的神兽。《封神演义》第六九回:“黄天化答曰:‘不必嘱咐。’忙上了玉麒麟出营。”4.对他人儿子的美称。元宋褧《人月圆·诚夫兄生子名京华儿》曲:“神州佳丽明光锦,生出玉麒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