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箫鼓宸居晓释义


【太平】1.谓时世安宁和平。《吕氏春秋·大乐》:“天下太平,万物安寧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黔首脩絜,人乐同则,嘉保太平。”唐温庭筠《长安春晚》诗之二:“四方无事太平年,万象鲜明禁火前。”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一幕:“有一天,沟不臭,水又清,国泰民安享太平。”2.泛指平静无事。《警世通言·王娇鸾百年长恨》:“店主人见张客无事,偶语及此房内曾有妇人縊死,往往作怪,今番却太平了。”巴金《家》三九:“带着那么多银元,路上很不方便。幸而最近这一路还太平。”3.谓高低、胜负。《秦併六国平话》卷中:“周霸不赶,在阵上高叫:‘秦

【箫鼓】泛指乐奏。南朝梁江淹《别赋》:“琴羽张兮簫鼓陈,燕赵歌兮伤美人。”宋张孝祥《水调歌头·桂林集句》词:“家种黄柑丹荔,户拾明珠翠羽,簫鼓夜沉沉。”明王玉峰《焚香记·赴任》:“楼船簫鼓交龙旆,想赴京时半肩行李,从今一洗当年耻。”清昭槤《啸亭续录·端午龙舟》:“乾隆初,上於端午日,命内侍习竞渡於福海中,皆画船簫鼓,飞龙鷁首,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。”亦指军乐。唐李白《发白马》诗:“将军发白马,旌节渡黄河。簫鼓聒山岳,沧溟涌涛波。”

【宸居】住。《文选·班固<典引>》:“是以高光二圣,宸居其域。”蔡邕注:“言高祖、光武如北辰居其所,而众星拱之。”2.帝王居住之所。《文选·任昉<王文宪集序>》:“是以宸居膺列宿之表,图纬著王佐之符。”刘良注:“宸居,天子宫也。”唐李远《赠弘文杜校书》诗:“高倚霞梯万丈餘,共看移步入宸居。”清龚自珍《暮春以事诣圆明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》诗之一:“何必东南美?宸居静紫微。”3.指帝位。《文选·颜延之<三月三日曲水诗序>》:“高祖以圣武定鼎,规同造物;皇上以叡文承歷,景属宸居。”张铣注:“宸居,帝位也。”《陈书·高祖

【晓】《唐韻》呼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馨鳥切,囂上聲。《說文》明也。《玉篇》曙也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知也。《史記·西南夷傳》指曉南越。又《前漢·元后傳》末曉大將軍。《註》曉,猶白也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遇也。又嬴也。又《博雅》說也。又快也。又《玉篇》慧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