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民产富释义


【太】《集韻》他蓋切,音汰。與大泰同。《說文》滑也。一曰大也,通也。○按經史太字俱作大。如大極、大初、大素、大室、大、大廟、大學及官名大師、大宰之類。又作泰,如泰卦、泰壇、泰誓、泰春、泰夏、泰秋、泰冬之類。范氏撰《後漢書》父名泰,避家諱,攺从太。毛氏韻增,經史古太字無點,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,非。《字彙》引之,失考。又姓。文王四友太顚之後。見《統譜》。又叶力至切,音利。《歐陽修·祭龍文》宜安爾居,靜以養智。冬雪春雨,其多已太。又《集韻》他達切,音獺。太末,漢縣名。在會稽西南。 亦作太。

【平民】平善之人。后泛指普通老百姓。《书·吕刑》:“蚩尤惟始作乱,延及于平民。”孔传:“延及于平善之人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“弋猎博戏乱齐民”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齐,等也。无有贵贱,谓之齐民,若今言平民矣。”宋叶适《徐文渊墓志铭》:“兵官大执平民为贼,冀以成赏,君明其无罪,尽释之。”康有为《大同书》丙部:“欧洲中世有大僧、贵族、平民、奴隶之异,压制既甚,故以欧人之慧,千年黑暗,不能进化。”巴金《海的梦》:“许多和他同住在巴黎贫民窟里的犹太平民,到法庭去叙述那些惨痛的事实。”2.平治百姓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义

【富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方副切,否去聲。《說文》備也。一曰厚也。《廣韻》豐於財也。《書·洪範》五福,二曰富。《周禮·天官·冢宰》二曰祿以馭其富又。《史記·貨殖傳》本富爲上,末富次之,奸富最下。又《易·繫辭》富有之謂大業。《禮·儒行》不祈多積,多文以爲富。《莊子·天地篇》有萬不同之謂富。又《正字通》年富,謂年幼後來齒歷方久也。《史記·曹相國世家》悼惠王富於春秋。又《禮·祭義》殷人貴富而尚齒。《註》臣能世祿曰富。又貨賄也。《書·呂》典獄非訖于威,惟訖于富。《註》主獄之官,非惟得盡法於權勢,亦得盡法於賄賂之人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