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昔梦颜色释义


【宿昔】1.从前;往日。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,惧不能寧,惟所与共为治者,君宜知之。”唐张九龄《照镜见白发》诗:“宿昔青云志,蹉跎白髮年。”清曹寅《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》诗:“即此相逢犹宿昔,频来常带杖头钱。”2.经久;经常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客於小肠膜原之间,络血之中,血泣不得注於大经,血气稽留不得行,故宿昔而成积矣。”汉王充《论衡·感虚》:“师旷能鼓《清角》,必有所受,非能质性生出之也。其初受学之时,宿昔习弄,非直一再奏也。”3.犹年老。《文选·谢朓<和王主簿季哲怨情>诗》:“徒

【梦】俗夢字。(夢)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莫鳳切《正韻》蒙弄切,蒙去聲。覺之對,寐中所見事形也。《書·說命》夢帝賚子良弼。《詩·小雅》乃占我夢。《周禮·春官·占夢》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,一正夢、二噩夢、三思夢、四寤夢、五喜夢、六懼夢。《又》大卜掌三夢之法,一致夢、二觭夢,《註》奇怪之夢、三咸陟。《註》升也,進也,無思慮而有其夢。一作咸夢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昔者莊周夢爲蝴蝶,栩栩然胡蝶也。俄然覺,則蘧蘧然周也。《張子正蒙》夢形閉而氣專于內,夢所以緣舊于習心,飢夢取,飽夢與。又澤名。《書·禹貢》雲土夢作。又《司馬

【颜色】色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凡祭,容貌颜色,如见所祭者。”南朝梁江淹《古离别》诗:“愿一见颜色,不异琼树枝。”清黄遵宪《今别离》诗:“揽镜妾自照,颜色桃花红。”曹禺《雷雨》第四幕:“颜色惨白,鬓发湿漉漉的。”2.表情;神色。《论语·泰伯》:“正颜色,斯近信矣。”《新唐书·韦思谦传》:“性謇諤,颜色庄重,不可犯,见王公,未尝屈礼。”朱自清《执政府大屠杀记》:“他们都背着枪,悠然的站着,毫无紧张的颜色。”3.姿色。《墨子·尚贤中》:“不论贵富,不嬖颜色。”前蜀贯休《偶作》诗之五:“君不见西施緑珠颜色可倾国,乐极悲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