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向山绝迹释义


【四向】1.向着四面;四出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自度不得脱……乃分其骑以为四队,四嚮。汉军围之数重。”《南齐书·孔稚珪传》:“吉日於静屋,四向朝拜,涕泗滂沱。”《新唐书·韩愈传》:“执兵之卒,四向侵掠。”2.四周;四方。《北史·牛弘传》:“堂高三尺,以应三统;四向五色,各象其行。”唐孟郊《北郭贫居》诗:“三年失意归,四向相识疏。”宋范仲淹《知郡职方》:“有饥民自四向乡下萃来。”3.佛教谓须陀洹(预流)向、斯陀含(一来)向、阿那含(不还)向、阿罗汉(无生)向为“四向”。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为小乘四果

【山】《廣韻》所閒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師閒切《正韻》師姦切,與刪音同。《說文》山宣也。宣氣散生萬物,有石而高也。《徐曰》象山峰起之形。《釋名》山,產也。產萬物者也。《易·說卦》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。《書·禹貢》奠高山大川。《爾雅·釋山》河南華,河西嶽,河東岱,河北恆,江南衡,《周禮》謂之鎮。《鄭註》鎮名山安地德者也。又《山海經》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。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。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,今隴西甘肅玉門外,其地也。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,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。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,則禹貢

【绝迹】亦作“绝跡”。亦作“绝蹟”。1.不见踪迹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絶迹易,无行地难。”郭象注:“不行则易,欲行而不践地,不可能也。”《南史·梁吴平侯景传》:“州内清静,抄盗絶迹。”明王鏊《震泽长语·仙释》:“君有画鹤之诬,隐壁仙逝,则君之墨本絶跡矣。”郭沫若《沸羹集·答<国际文学>编者》:“大抵在初期,诗歌是最流行的,独幕剧次之,小说则几乎绝迹。”2.无人迹处。汉王充《论衡·道虚》:“况卢敖一人之身,独行絶迹之地,空造幽冥之语乎。”3.形迹与外界隔绝。《后汉书·杜根传》:“周旋民间,非絶跡之处,邂逅发露,祸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