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心无着外三乘释义


【师心】以心为师,自以为是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夫胡可以及化,犹师心者也。”成玄英疏:“是犹以心为师,尚有成见,未能付之自然。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“学为文章,先谋亲友,得其评裁,知可施行,然后出手,慎勿师心自任,取笑旁人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武帝泰始二年》:“汉文师心不学,变古坏礼。”清顾炎武《钱生肃润之父出示所辑方书》诗:“哀哉末世医,误人已无算……信口道热寒,师心作汤散。”2.以心为师,不拘泥于成法。犹言独出心裁。《关尹子·五鉴》:“善弓者,师弓不师羿;善舟者,师舟不师奡;善心者,师心不师圣。”南朝

【无着】无著”。1.亦作“无着”。无所依托;没有着落。前蜀韦庄《出关》诗:“危时秖合身无著,白日那堪事有涯。”《宋史·苏轼传》:“读其文,浩然无当而不可穷;观其貌,超然无著而不可挹。”明唐顺之《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》之四:“出处两无着,空惭大隐名。”2.佛教语。无所羁绊;无所执着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七引南朝梁元帝《梁安寺刹下铭》:“有识之所虔仰,无著之所招提。”唐郑谷《蔡处士》诗:“无著復无求,平生不解愁。”

【三乘】ānshèng):1.三乘车。每乘四马。殷商时为下大夫的仪制。《礼记·少仪》:“贰车者,诸侯七乘,上大夫五乘,下大夫三乘。”郑玄注:“此盖殷制也。”三乘(sānchéng):2.佛教语。一般指小乘(声闻乘)、中乘(缘觉乘)和大乘(菩萨乘)。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。亦泛指佛法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初根人为小乘,行四諦法;中根人为中乘,受十二因缘;上根人为大乘,则俢六度。虽阶三乘,而要由修进万行,拯度亿流,弥歷长远,乃可登佛境矣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二回:“妙演三乘教,精微万法全。”潘飞声《甘露寺》诗:“荒苔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