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玄极杳冥释义


【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針切,音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桂陽南平,西入營道。又邃也。《增韻》深者,淺之對。《詩·邶風》深則厲,淺則揭。又深微也。《易·繫辭》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。又藏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梓人必深其爪。又衣名。《禮·深衣疏》衣裳相連,被體深邃,故謂之深。又州名。《韻會》後漢博陸郡,隋置深州。《廣輿記》今屬眞定府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禁切,音諗。度淺深曰深。《周禮·地官》以土圭測土深。

【玄极】1.天顶,天空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是以七政不乱象於玄极,寒温不谬节而错集。”唐韦应物《王母歌》:“上游玄极杳冥中,下看东海一杯水。”2.形容极其玄妙深微。南朝梁僧祐《明佛论》:“孔氏之训资释氏而通,可不曰玄极不易之道哉?”唐王勃《平台秘略赞·贞修》:“道契玄极,芳图青史。”3.指北方最远的边界。唐陈子昂《燕然军人画像铭》:“耀天兵兮征荒服,絶云漠兮出玄极。”

【杳冥】1.指天空,高远之处。战国楚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凤凰上击九千里,絶云霓,负苍天,翱翔乎杳冥之上。”唐魏朴《和皮日休悼鹤》:“直欲裁诗问杳冥,岂教灵化亦浮生。”清卓尔堪《雪窦》诗:“拾级凌千仞,身疑入杳冥。”2.阴暗貌。《文选·张衡<西京赋>》:“奇幻儵忽,易貌分形,吞刀吐火,云雾杳冥。”吕延济注:“杳冥,阴暗貌。”三国魏曹丕《感物赋》:“瞻玄云之蓊鬱,仰沉阴之杳冥。”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游天台山日记》:“下一岭,丛山杳冥中,得村家。”3.犹渺茫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胶水》:“北眺巨海,杳冥无际,天际两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