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色外威仪释义


【声色】1.指淫声与女色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仲夏之月﹞止声色,毋或进。”孔颖达疏:“止声色者,歌乐华丽之事,为助阴静,故止之。”《史记·乐书》:“放弃《诗》《书》,极意声色,祖伊所以惧也。”明刘基《御柳》诗之二:“君王不为娱声色,无用辛勤学舞腰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西湖主》:“由此富有巨万,声色豪奢,世家所不能及。”2.指美好的声音与颜色。《吕氏春秋·重己》:“其为声色音乐也,足以安性自娱而已矣。”高诱注:“声,五音宫商角徵羽也;色,青黄赤白黑也。”宋苏轼《宝绘堂记》:“刘备之雄才也,而好结髦;嵇康之达也,而

【威仪】祭享等典礼中的动作仪节及待人接物的礼仪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。”孔颖达疏:“威仪三千者,即《仪礼》中行事之威仪。”《后汉书·儒林传下·董钧》:“时草创五郊祭祀,及宗庙礼乐,威仪章服,輒令钧参议。”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记事一》:“明道先生尝至天寧寺,方饭,见趋进揖逊之盛。叹曰:‘三代威仪,尽在是矣。’”罗惇曧《文学源流·三代以上文学》:“礼经三百,威仪三千,礼之文备矣。”2.庄重的仪容举止。《书·顾命》:“思夫人自乱於威仪。”孔传:“有威可畏,有仪可象。”《汉书·薛宣传》:“宣为人好威仪,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