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阳旧侣更谁过释义


【山阳】1.山朝南的一面。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“从阴道下”唐颜师古注:“山南曰阳,山北曰阴。”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六》:“乃北一里餘,抵分界山之阳,渡一小流,循山阳西北行三里,北逾过坳。”陈毅《过太行山书怀》诗:“山阳薄雾散,山阴白雪密。”2.汉置县名,属河南郡。故城在今河南省修武县境。魏晋之际,嵇康、向秀等尝居此为竹林之游。后因以代指高雅人士聚会之地。南朝齐陆厥《奉答内兄希叔》诗:“愧兹山阳讌,空此河阳别。”唐杜甫《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》:“山阳无俗物,郑驛正留宾。”3.见“山阳笛”。漢

【旧侣】。南朝宋谢灵运《晚出西射堂》诗:“羈雌恋旧侣,迷鸟怀故林。”唐唐彦谦《贺李昌时禁苑新命》诗:“尘中旧侣无音信,知道辽东鹤姓丁。”明程岫《送洪维则归新安》诗:“并鞍非旧侣,负笈有佳儿。”典

【更】《玉篇》今作更。《集韻》隷作更。○按更字,諸韻書作字重文。《正字通》云俗字,非。

【谁】《五音集韻》是爲切《玉篇》是推切,音垂。《說文》何也。《玉篇》不知其名也。《易·同人》出門同人。又誰咎也。《詩·召南》誰其尸之,有齊季女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其誰曰不然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吾不知誰之子。《莊子·天運篇》子生,五月而能言,不至乎孩而始誰。《註》未至孩童,便知人之姓名爲誰。又《爾雅·釋訓》誰昔昔也。《詩·國風》誰昔然矣。《傳》猶言疇昔也。郭璞曰:誰,發語辭。又《正韻》誰何,詰問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利兵而誰何。《師古註》問之爲誰也。又《前漢·五行志》大誰卒。《師古註》主問非常之人,云姓名是誰也。大誰,

【过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臥切,戈去聲。《玉篇》度也,越也。《正韻》超也。《易·繫辭》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。《禮·檀弓》過之者,俯而就之。《史記·贾生傳》自以爲過之,今不及也。又過失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宥過無大。《註》過者,不識而誤犯也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俱去細過,偕歸大道。又罪愆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八柄,八曰誅,以馭其過。又責也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聞大王有意督過之。又卦名。易大過,小過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禾切,音戈。《廣韻》經也。《書·禹貢》東過洛汭,北過洚水。又過所也。《釋名》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