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下人情贵一同释义


【上下】和低处;上面和下面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孟子曰:‘水信无分於东西,无分於上下乎?’”宋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至若春和景明,波澜不惊,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,好似一条粉红绒毯,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,实在奇絶。”2.指天地。《楚辞·天问》:“遂古之初,谁传道之?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《后汉书·陈宠传》:“方今圣德充塞,假于上下。”李贤注:“上下,天地也。”《南史·宋武帝少帝纪论》:“宋武地非齐晋,众无一旅,曾不浹旬,夷凶剪暴,诛内清外,功格上下。”鲁迅《坟·人之历

【人情】人的感情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何谓人情?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,七者弗学而能。”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人情之所感,远俗则怀。”《新唐书·杨瑒传》:“帝封太山,集乐工山下,居丧者亦在行。瑒谓起苴絰使和钟律,非人情所堪,帝许,乃免。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徐懋庸作<打杂集>序》:“那里能够及得这些杂文的和现在切贴,而且生动,泼剌,有益,而且也能移人情。”2.人之常情。指世间约定俗成的事理标准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大有逕庭,不近人情焉。”汉王粲《登楼赋》:“人情同於怀土兮,岂穷达而异心。”宋欧阳修《相州昼锦

【一同】1.古谓方百里之地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且天子之地一圻,列国一同,自是以衰,今大国多数圻矣。若无侵小,何以至焉。”杜预注:“一同,方百里。”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齐桓、晋文,皆非嗣也,还軫诸侯,不敢淫逸……是以其入也,四封不备一同。”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古者天子一畿,诸侯一同。各守其分,不得相侵。”高诱注:“方百里为同。”2.一统;统一。《墨子·尚同中》:“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,何故之以也?曰: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,是以天下治。”《魏书·临渭氐苻健传》:“关中周、汉旧都,形胜之国,进可以一同天下,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