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想愁肠日九回释义


【想】《廣韻》《正韻》悉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寫兩切,音鯗。《說文》冀思也。註希冀而思之也。《後漢·王霸傳》夢想賢士。《晉書·謝安傳》悠然遐想。又《增韻》意之也。物未至而意之也。又《周禮·春官》眡祲掌十輝之灋,以觀妖祥,辨吉凶。十曰想。《註》鄭司農云:想者,輝光也。鄭康成曰:想雜氣有所似,可形想也。《六書精薀》心有所欲而思也。字意从心从相,言有所著也。

【愁肠】郁结的心肠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一引晋傅玄诗:“青云徘徊,为我愁肠。”南朝齐谢朓《秋夜讲解》诗:“沉沉倒营魄,苦荫蹙愁肠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自从一别音书絶,忆君愁肠气欲絶。”巴金《家》十二:“我此后果然用功读书,妈才渐渐地把愁肠放开。”

【日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人質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入質切,音。《說文》實也。太陽之精不虧。《博雅》君象也。《釋名》日,實也,光明盛實也。《易·乾卦》與日月合其明。又《繫辭》縣象著明,莫大乎日月。又《說卦》離爲火爲日。《周禮·天官·九註》日者天之明。《禮·祭義》日出於東。《史記·天官書註》日者,陽精之宗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日合於天統。《後漢·荀爽傳》在地爲火,在天爲日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火氣之精者爲日。又《書·舜典》協時月正日。《傳》合四時之氣節,月之大小,日之甲乙,使齊一也。又《洪範》五紀,三曰日。《傳》紀一日

【九回】亦作“九迴”。1.多次翻转或萦绕。多形容愁思起伏,郁结不解。汉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是以肠一日而九迴,居则忽忽若有所亡,出则不知其所往。”南朝梁沉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如仁夕惕之志,中夜九廻。”宋欧阳修《黄溪夜泊》诗:“楚人自古登临恨,暂到愁肠已九回。”2.迂回曲折。《乐府诗集·横吹曲辞五·陇头流水歌辞》:“西上陇阪,羊肠九回。”明何景明《自武陵至沅陵杂诗》之五:“脩阪接飞翼,百步仍九廻。”3.用以形容波浪翻腾起伏。唐杨巨源《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》诗:“九回紆白浪,一半在青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