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至尚逾垣释义


【三】〔古文〕弎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蘇甘切《正韻》蘇監切,颯平聲。《說文》三,天地人之道也。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,次第重之,其數三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《史記·律書》數始於一,終於十,成於三。又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凡兵無過三其身。又《左傳·昭七年》士文伯曰:政不可不愼,務三而已。一擇人,二因民,三從時。又《晉語》民生於三,事之如一。又《周語》人三爲衆,女三爲粲,獸三爲羣。又姓。明三成志。又漢複姓。屈原之後有三閭氏,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,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。又去聲。《韻會》蘇暫切。《論語

【至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脂利切《正韻》支義切,音摯。《說文》飛鳥从高下至地也。从一,一猶地也。象形。不上去而至下來也。《玉篇》來也。《詩·小雅》如川之方至,以莫不增。《禮·樂記》物至知知,然後好惡形焉。《註》至,來也。又《玉篇》達也,由此達彼也。《書·無逸》自朝至于日中昃。《詩·小雅》我征徂西,至于艽野。又極也。《易·坤卦》至哉坤元。《註》至謂至極也。又《繫辭》易其至矣乎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故曰:至人無己。《註》至極之人。又善也。《禮·坊記》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弓人覆之而角至。

【逾垣】亦作“踰垣”。1.翻越墙头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重耳曰:‘君父之命不校。’乃徇曰:‘校者吾讎也。’逾垣而走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段干木踰垣而辟之。”《梁书·良吏传·何远》:“收捕者至,远逾垣以免。”唐皇甫枚《三水小牍·步飞烟传》:“言讫,象踰垣而归。”明李东阳《东山先生有两广之命奉寄》诗:“缩手未闲终坐巧,逾垣欲避转愁偏。”鲁迅《呐喊·阿Q正传》:“﹝团丁﹞逾垣进去,里应外合,一拥而入,将阿Q抓出来。”2.《诗·郑风·将仲子》:“将仲子兮,无踰我墙。”后因以“逾垣”谓男女私会偷情。清吴炽昌《客窗闲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