扰扰三界溺邪津释义


【扰扰】纷乱貌;烦乱貌。《国语·晋语六》:“唯有诸侯,故扰扰焉。凡诸侯,难之本也。”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今顿识既往,数十年来存亡、得失、哀乐、好恶,扰扰万绪起矣。”唐武元衡《南徐别业早春有怀》诗:“生涯扰扰竟何成,自爱深居隐姓名。”宋苏轼《荆州》诗之四:“百年豪杰尽,扰扰见鱼鰕。”朱自清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:“任你人影的憧憧,歌声的扰扰,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幂似的。”

【三界】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、色界和无色界。见《俱舍论·世分别品》。晋慧远《沙门不敬王者论·求宗不顺化》:“三界流动,以罪苦为场。化尽则因缘永息,流动则受苦无穷。”唐寒山《诗》之二一三:“可畏三界轮,念念未曾息。”宋王安石《望江南·归依三宝赞》词:“三界里,有取总灾危。”清龚自珍《最录<列子>》:“庄子见道十三四,列子见道十七八,丁大法之未东,皆未脱离三界。”道教沿用其说而稍异。唐吕岩《敲爻歌》:“似此逍遥多快乐,遨游三界最清奇。”2.犹三届,三期。《元史·选举志二》:“都监歷三界,陞务使,一周岁为满,月日不及者

【溺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奴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乃歷切,音惄。沒也。《釋名》死于水曰溺。溺,弱也,不能自勝也。《詩·小雅》載胥及溺。又凡人情沈湎不反亦曰溺。《禮·樂記》姦聲以濫溺而不止。又《集韻》昵角切,音搦。亦沒也。又《唐韻》而灼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日灼切《正韻》如灼切,音若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自張掖刪丹,西至酒泉,合餘波入于流沙。《書·禹貢》作弱水。又《集韻》奴弔切。與尿同,小便也。《史記·范睢傳》賓客飮者,醉便溺睢。

【邪津】佛教语。指邪见之所在。唐慧净《杂言》诗:“扰扰三界溺邪津,浑浑万品忘真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