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寻霜粉扑香绵释义


【却】《唐韻》俗卻字。(卻)《唐韻》去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乞約切,羌入聲。《說文》節欲也。从卩,谷聲。《增韻》止也,不受也。《孟子》卻之爲不恭。又《廣韻》退也。《前漢·袁盎傳》引卻愼夫人坐。《註》蘇林曰:卻謂而退之也。又《儀禮·士昏禮》啓會,卻于敦南。《疏》卻,仰也,謂仰於地。《韻會》俗作却。又訛作。

【霜】《唐韻》所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師莊切,音驦。《玉篇》露凝也。《釋名》其氣慘毒,物皆喪也。《大戴禮》陽氣勝,則散爲雨露。隂氣勝,則凝爲霜雪。《易·坤卦》履霜堅冰至。《詩·秦風》白露爲霜。又《字彙補》國名。《西域記》屈霜國。又姓。見《姓苑》。又《正字通》歷年曰霜。《李白詩》陛下之壽三千霜。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色壯切,音孀。隕霜,殺物也。或作灀。《潘岳·馬汧督誄》馬生爰發,在險彌亮。精貫白日,猛烈秋霜。

【粉扑】敷粉时用来蘸粉拍脸之物。老舍《二马》第三段一:“温都姑娘先去洗了手,又照着镜子,歪着脸,用粉扑儿掸了粉。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二章:“﹝王晓燕﹞打开粉盒,取出里面的小粉扑,扑了一点粉,对着镜子敷在脸上。”

【香绵】上等丝绵。《水浒传》第五六回:“徐寧道:‘是个红羊皮匣子盛着,里面又用香锦裹住。’”2.指柳絮。明何景明《柳絮歌》:“君不见江头緑叶吹香绵,随波化作浮萍草。”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