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气平分夜释义


【秋气】清、肃杀之气。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:“春气至,则草木产,秋气至,则草木落。”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武李夫人》:“秋气憯以凄泪兮,桂枝落而销亡。”唐杜甫《曲江》诗之一:“曲江萧条秋气高,菱荷枯折随风涛。”明刘基《秋日即事》诗之七:“秋气萧条宋玉悲,西风唯有雁相宜。”鲁迅《朝花夕拾·父亲的病》:“其时是秋天,而梧桐先知秋气。”

【平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符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蒲兵切《正韻》蒲明切,音苹。《說文》平,語平舒也。《廣韻》平,正也。《增韻》平,坦也。《易·泰卦》无平不陂。又《廣韻》平,和也。《書·堯典》平章百姓。《傳》平和章明。《疏》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。又成也。謂解恕和好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平,成也。《春秋·宣十五年》宋人及楚人平。《穀梁傳》平者,成也。善其量力而反義也。《註》各自知其力,不能相制,反共和之義。《左傳疏》平者,和也。言其先不平,而今始平。又治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地平天成。《傳》水土治曰平。《詩·小雅》原隰旣平。又治

【分夜】半夜。南朝梁锺嵘《诗品·总论》:“至使膏腴子弟,耻文不逮,终朝点缀,分夜呻吟。”《北史·柳彧传》:“一日之内,酬答百司,至乃日旰忘食,分夜未寝,动以文簿,忧劳圣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