虬龙压沧海释义


【虬龙】传说中的一种龙。《楚辞·天问》:“焉有虬龙,负熊以游?”王逸注:“有角曰龙,无角曰虬。言寧有无角之龙,负熊兽以游戏者乎?”唐贾岛《望山》诗:“虬龙一掬波,洗荡千万春。”明王宠《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》诗:“扬帆忽夭矫,赤水驂虬龙。”2.比喻盘曲的篆字。傅尃《周鼎》诗:“腹中奇字隐约见,刻画屈曲蟠虬龙。”3.比喻盘屈的树枝。宋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予乃摄衣而上,履巉巖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龙,攀栖鶻之危巢,俯冯夷之幽宫,盖二客不能从焉。”清姚鼐《紫藤花下醉歌》:“虬龙两干拏空立,瓔珞万条垂地倒。”汉

【压】《廣韻》烏甲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乙甲切,音鴨。《說文》壞也,笮也,塞補也。一曰鎭壓。《唐書·柳仲郢傳》仲郢爲京兆尹,政號嚴明。爲河南尹,以寬惠爲政,或言不類京師時。仲郢曰:輦轂之下,彈壓爲先。郡邑之治,惠愛爲本。又《集韻》益涉切,音嬮。伏也,合也。又諾協切,音。一指按也。又於豔切。通作厭。足也,疾惡也。《前漢·叔孫通傳》朕甚壓苦之。 或作厭饜。

【沧海】1.大海。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观德》:“故受命而海内顺之,犹众星之共北辰,流之宗沧海也。”宋苏轼《清都谢道士真赞》:“一江春水东流,滔滔直入沧海。”明林鸿《金鸡岩僧室》诗:“夜来沧海寒,梦遶波上月。”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九:“皓月落沧海,碎影摇万里。”2.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。三国魏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: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”《初学记》卷六引晋张华《博物志》:“东海之别有渤澥,故东海共称渤海,又通谓之沧海。”参见“东海”。3.神话中的海岛名。《海内十洲记·沧海岛》:“沧海岛在北海中。地方三千里,去岸二十一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