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晋忝姻连释义


【秦晋】指春秋时期的秦晋两国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一年》:“秦晋为成,将会於令狐。”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秦晋不和久矣。今日之事幸而集,子孙饗之。不集,三军之士暴骨。”北周庾信《慕容宁神道碑》:“衿带关辅,脣齿秦晋。”2.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,后因以指两姓联姻。唐杜甫《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遂停》诗:“颇谓秦晋匹,从来王谢郎。”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倒陪家门,情愿与英雄结婚姻,成秦晋。”苏曼殊《绛纱记》:“父有契友,固一乡祭酒,与吾父约,有子女必谐秦晋。”汉

【忝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他點切,音餂。《說文》辱也。《書·堯典》否德忝帝位。《詩·小雅》無忝爾所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他念切,音舚。義同。

【姻】《廣韻》於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伊眞切,音因。《說文》壻家也。《白虎通》婦人因人而成,故曰姻。《禮·昏義疏》壻曰婚,妻曰姻,壻以昏時而來,女因之而去。又妻父曰婚,壻父曰姻。今男女之家皆曰姻。又叶烏前切,音煙。《焦仲卿詩》雖與府吏要,渠會永無緣。登卽許相和,便可作婚姻。 或作婣。別作。

【连】《唐韻》力延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陵延切《正韻》靈年切,音漣。《說文》員連也。《玉篇》合也,及也。《廣韻》續也,還也。《集韻》屬也。《正韻》接也。《詩·大雅》執訊連連。《朱傳》屬續貌。《禮·王制》十國爲連,連有帥。《齊語》四里爲連,十連爲鄕。《後漢·韓康傳》連徵不至。又姻親爲連。《史記·尉佗傳》及蒼梧秦王有連。《註》有連者,連姻也。又黏鳥曰連。《淮南子·覽訓》連鳥于百仞之上。又連尹、連敖,皆楚官名。《左傳·襄十五年》屈蕩爲連尹。《史記·淮隂侯傳連敖註》楚司馬官也。又連山,易名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卜》掌三易之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