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度流辈百释义


【气度】1.气魄风度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下》:“猛瓌姿儁伟,博学好兵书,谨重严毅,气度雄远。”宋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卷二:“昭素喜其开敏,谓人曰:‘观李生才能气度,他日必为卿相。’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八:“只见两个十五六的小官人,一齐走出来,一样打扮,气度也差不多。”刘伯承《回顾长征》:“﹝朱总司令﹞表现了坚定的政治原则性与伟大的气度。”2.指诗文的气韵。明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四:“杜审言华藻整栗,小让沉宋,而气度高逸,神情圆畅。”刘师培《南北文学不同论》:“﹝七子之作﹞气度渊雅逊东汉,而魄力则过之;诗尤为悲壮。”

【流辈】;同一流的人。南朝梁沉约《奏弹王源》:“而託姻结好,唯利是求,玷辱流辈,莫斯为甚。”唐元稹《酬周从事望海亭见寄》诗:“年老无流辈,行稀足薜萝。”清平步青《霞外攟屑·杂觚·乾隆辛卯会试榜得人》:“其出而任监司,治郡、县者,皆迥絶流辈。”汉

【百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博陌切,音伯。《說文》十十也。从一白。數十十爲一百。百,白也。十百爲一貫。貫,章也。《徐曰》章,以詩言之一章也。百亦成數。會意字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紀于一,協于十,長于百,大于千,衍于萬。又眾多也。《易·繫辭》百官以治。《書·堯典》平章百姓。《後漢·明帝紀》百蠻貢職。又百里,劒名。百錬,刀名。見《古今注》。又百鷯。鳥名。見《大戴禮》。又百足,蟲名。《博物志》百足,一名馬蚿。又百合,草名。《譚子化書》山蚯化爲百合。又地名。隋百泉縣,唐百文縣。又國名。《北史·百濟傳》百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