恰则噬脐去释义


【恰】《廣韻》《正韻》苦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乞洽切,音搯。《說文》用心也。又恰恰,鳥鳴聲。《杜甫詩》自在嬌鶯恰恰啼。又適當之辭。《杜甫詩》野航恰受兩三人。

【噬脐】“噬齐”。自啮腹脐。喻后悔不及。《左传·庄公六年》:“亡邓国者,必此人也。若不早图,后君噬齐。”杜预注:“若囓腹齐,喻不可及也。”汉扬雄《太玄赋》:“岂恃宠以冒灾兮,将噬脐之不及。”宋叶梦得《怀西山》诗:“平生几濡首,末路多噬脐。”明宋濂《勃尼国入贡记》:“虽欲噬脐,悔可及乎!”李大钊《国民之薪胆》:“况徇虚名而受实祸,甘为日本效傀儡之勤劳,政府苟不慎审及此,异日噬脐,嗟何及哉!”典

【去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丘據切,墟去聲。《說文》人相違也。《廣韻》離也。《增韻》來去,離去,去就之去。《玉篇》行也。《史記·莊助傳》汲黯招之不來,麾之不去。又棄也。《後漢·申屠剛傳》愚聞人所歸者,天所與。人所畔者,天所去也。又《唐韻》羌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口舉切《正韻》丘舉切,墟上聲。《集韻》徹也。又藏也。《前漢·蘇武傳》掘野鼠,去草實而食之。《註》去,收藏也。又《集韻》或作弆。《前漢·遵傳》遵善書,與人尺牘,皆藏弆以爲榮。《註》弆,亦藏也。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丘於切,音墟。疾走。《正字通》同驅。《詩·小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