频年耗太仓释义


【频年】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明将军体履忠孝,忧存社稷,而频年之间,国祚三絶。”宋苏轼《永兴军秋试举人策问》:“是以频年遣使,冠盖相望於道。”鲁迅《伪自由书·观斗》:“然而军阀们也不是自己亲身在斗争,是使兵士们相斗争,所以频年恶战,而头儿个个终于是好好的。”

【耗】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虛到切,好去聲。《說文》本作秏。稻屬。《呂氏春秋》飯之美者,山之禾,南海之耗。又《博雅》耗,減也。《正韻》虛也。《詩·大雅》耗斁下土。《禮·王制》用地大小,視年之豐耗。《抱朴子·微旨卷》夫隂陽之術,高可以治小疾,次可以免虛耗而已。又《增韻》敗也。《抱朴子·地眞卷》月建煞耗之神。又惡也。《董仲舒·賢良策》察天下之息耗。《註》息,生也。耗,虛也。一云息耗,善惡也。又《月令·廣義》每年正月十六日,俗謂之耗磨日。《張說·耗日飮詩》上月今朝減,流傳耗磨辰。但令不事事,同醉俗中人。又姓。出《何氏姓苑》

【太】《集韻》他蓋切,音汰。與大泰同。《說文》滑也。一曰大也,通也。○按經史太字俱作大。如大極、大初、大素、大室、大、大廟、大學及官名大師、大宰之類。又作泰,如泰卦、泰壇、泰誓、泰春、泰夏、泰秋、泰冬之類。范氏撰《後漢書》父名泰,避家諱,攺从太。毛氏韻增,經史古太字無點,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,非。《字彙》引之,失考。又姓。文王四友太顚之後。見《統譜》。又叶力至切,音利。《歐陽修·祭龍文》宜安爾居,靜以養智。冬雪春雨,其多已太。又《集韻》他達切,音獺。太末,漢縣名。在會稽西南。 亦作太。

【仓】〔古文〕仺《唐韻》七岡切《集韻》千岡切,音蒼。《說文》穀藏也。《國策註》圓曰囷,方曰倉。《詩·小雅》乃求千斯倉。《禮·月令》季秋,命冢宰舉五穀之要藏,帝籍之,收于神倉。又官名。《周禮·地官》倉人掌粟入之藏。又倉卒,悤遽貌。《杜甫·送鄭虔詩》倉皇已就長途往。又姓。周倉葛。又與蒼通。《禮·月令》駕倉龍。《前漢·蕭望之傳》倉頭廬兒。又與臓通。五倉,五臟也。《前漢·谷永傳》成帝曰:化色五倉之術,皆左道以欺妄。又與滄通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東燭倉海。又與桑通。亢倉子,亦作庚桑子。又《集韻》楚亮切,借作愴。《詩·大雅》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