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丈蛟龙湫释义


【万丈】很长很高或很深。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是故善用兵者,势如决积水於千仞之隄,若转员石於万丈之谿。”《后汉书·苏竟传》:“天有白虹,自子加午,广可十丈,长可万丈。”唐李白《古风》之十六:“吴水深万丈,楚山邈千重。”方廷楷《题<蜕庵集>》诗:“蜕庵一集足千秋,万丈光芒笔底收。”艾青《公路》诗:“在万丈高的崖壁的边沿……凝固成了万里长的道路。”汉

【蛟】《唐韻》古肴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肴切,音交。《說文》龍之屬也,池魚三千六百,蛟來爲之長,能率魚飛,置笱水中卽去。《埤雅》蛟,其狀似蛇而四足,細頸,頸有白嬰,大者數圍,卵生,眉交,故謂之蛟。《山海經》蛟大者十數圍,卵如一二石甕,能吞人。《述異記》虎魚老者爲蛟。《酉陽雜俎》魚二千斤爲蛟。《禮·月令》季夏,命漁師伐蛟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自尋陽浮江,親射蛟江中,獲之。又蛟羊。《述異記》蛟羊似羊而無角。

【龙湫】1.上有悬瀑下有深潭谓之龙湫。《隋书·礼仪志一》:“鹿角生於杨树,龙湫出於荆谷。”唐杜荀鹤《送吴蜕下第入蜀》诗:“鸟径盘春靄,龙湫发夜雷。”清顾炎武《五台山记》:“北臺最高,后人名之叶斗峯。有龙湫,其东二十里为华巖岭。”2.瀑布名。在浙江雁荡山。前蜀贯休《无题》诗:“雁荡经行云漠漠,龙湫宴坐雨濛濛。”

山中书怀其它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