悯我临汤火释义


【悯】《廣韻》眉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美隕切,音閔。《集韻》憂也。 或書作。

【我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五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語可切,俄上聲。《說文》施身自謂也。《廣韻》已稱也。又稱父母國曰我,親之之詞。《春秋·隱八年》我人祊。又姓。古賢人,著書名我子。又《說文》或說我,頃頓也。○按頃頓,義與俄同。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,存考。又《韻補》叶與之切,音台。《揚子·太經》出我入我,吉凶之魁。《註》我音如台小子之台。又叶阮古切,音五。《張衡·鮑德誄》業業學徒,童蒙求我。濟濟京河,實爲西魯。,篆文我。

【汤火】滚水与烈火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人有身寒,汤火不能热,厚衣不能温,然不冻慄,是为何病?”宋王安石《车螯》诗之二:“往往汤火间,身尽殻空存。”2.比喻极端危险的事物或处境。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“民之长幼临敌,虽汤火不避。”南朝齐王融《三月三日曲水诗》序:“用能免羣生於汤火,纳百姓於休和。”《晋书·荀晞传》:“虽陷汤火,大义所甘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江城》:“生自独居,若离汤火,但觉凄寂。”3.比喻极端焦虑、急迫的心情。三国魏阮籍《咏怀》之三三:“胸中怀汤火,变化故相招。”晋袁宏《后汉纪·章帝纪上》:“今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