觅钏枕檀边释义


【觅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狄切,銘入聲。《廣韻》求也。《魏志·管輅傳》覓索餘光。《晉書·武帝紀》是猶欲登山者,涉舟航而覓路。又《唐書·南蠻傳》南詔以貝十六枚爲一覓。又《宋史·眞宗紀》祥符三年,以西凉府覓諾族瘴疫,賜藥。 《正字通》从爪从見。俗作覔。非。《字彙補》一作。《集韻》本作覛,亦書作,或作眽,非。

【钏】《唐韻》尺絹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樞絹切,音竁。《說文》臂環也。《玉篇》釵釧。《正字通》古男女同用,今惟女飾有之。《何偃·與謝尚書》珍玉名釧,因物寄情。《庾信·竹杖賦》玉關寄書,章臺留釧。《墨莊漫錄》唐文宗問宰臣,金條脫何物。宰臣未對。文宗曰:古詩:輕衫穩條脫,卽今臂釧也,別作玔。又姓。《萬姓統譜》萬曆閒,撫州照磨釧國賢,閬中人。貴陽縣丞釧佩,雲南人。又《類篇》昌緣切,音穿。車釧。

【枕檀】即枕头。檀,香料,古人常将其置于枕内,故称。南朝陈徐陵《中妇织流黄》诗:“带衫行幛口,觅釧枕檀边。”五代牛希济《谒金门》词:“梦断禁城钟鼓,泪滴枕檀无数。”宋晏几道《南乡子》词:“不惯独眠寒,自解罗衣衬枕檀。”参见“枕头”。

【边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眠切,音編。《玉篇》畔也,邊境也。《禮·玉藻》其在邊邑。《註》邊邑,九州邊鄙之邑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蕩搖我邊疆。又《正韻》旁近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齊邊楚。又側也。《禮·檀弓》齊衰不以邊坐。《疏》喪服宜敬,起坐宜正,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。又邊璋,半文飾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邊璋七寸。又姓。周大夫邊伯之後。南唐有邊鎬。《說文》作。漢典考證:〔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搖蕩我邊疆。〕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。 考證:〔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搖蕩我邊疆。〕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