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舟桂楫常渡江释义


【兰舟】亦用为小舟的美称。唐许浑《重游练湖怀旧》诗:“西风渺渺月连天,同醉兰舟未十年。”宋李清照《一剪梅》词:“红藕香残玉簟秋,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”清龚自珍《过扬州》诗:“春灯如雪浸兰舟,不载江南半点愁。”

【桂楫】亦作“桂檝”。1.桂木船桨。亦泛指桨。晋王嘉《拾遗记·前汉下》:“桂楫松舟,其犹重朴。”宋陆游《蹋碛》诗:“何日画船摇桂檝,西湖却赋探春诗。”2.指华丽的船。南朝梁吴均《采莲曲》:“江风当夏清,桂檝逐流縈。”唐太宗《帝京篇》诗之六:“桂楫满中川,弦歌振长屿。”清叶襄《端午》诗:“桂檝鳧车尽马尘,虎丘松柏摧为薪。”

【常】《唐韻》市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辰羊切,音裳。《玉篇》恆也。《正韻》久也。《易·坤卦》後得主而有常。《繫辭》動靜有常。《詩·周頌》常于時夏。《箋》謂久長之功,於是夏而歌之。《朱傳》謂君臣父子之常道。又五常。《書·舜典愼徽五典傳》五典,五常之敎,父義,母慈,兄友,弟恭,子孝。又《五品傳》五品,謂五常。《疏》此事可常行,乃爲五常耳。又神名。《荀子·九家易》兌爲常,西方之神也。又地名。《詩·魯頌》居常與許。《傳》常許,魯南鄙西鄙也。又州名。《隋書·地理志》毗陵郡平置常州。又山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常山郡。《註》恆山

【渡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故切《正韻》獨故切,音度。《說文》濟也。《廣雅》去也,通也。又通作度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度江河亡維楫。《集韻》或作。zdic.net汉典

【江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古雙切,音杠。水名。《風俗通·山澤篇》江者,貢也。出珍物,可貢獻也。《釋名》江,共也。小江流入其中,所公共也。《說文》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,入海。《書·禹貢》岷山導江。《家語》夫江始於岷山,其源可以濫觴。及其至江津也,不舫舟,不避風雨,不可以涉。又《書·禹貢》三江旣入。《韋昭國語註》吳松江,錢塘江,浦陽江。《郭璞·山海經註》岷山,大江水所出。崍山,南江水所出。崌山,北江水所出。南江,北江,皆東流注於大江。《庾闡·揚都賦註》松江,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,東北入海爲婁江,東南入海爲東江,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