况复无余憾释义


【况复】亦作“况復”。1.更加;加上。隋炀帝《白马篇》:“本持身许国,况復武功彰。”唐杜甫《寄杜位》诗:“干戈况復尘随眼,鬢髮还应雪满头。”明梁辰鱼《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》曲:“眼波横,况復香肩偷凭。”2.何况,况且。《陈书·江总传》:“况復才未半古,尸素若兹。”唐马总《意林·傅子》:“蜘蛛作罗,蜂之作窠,其巧亦妙矣,况復人乎?”唐刘驾《寄远》诗:“得书喜犹甚,况復见君时。”3.仿佛,好像。唐寒山《诗》之一三四:“呼之迴面视,况復不相识。”

【无余】剩余、残留。《诗·秦风·权舆》:“於我乎,夏屋渠渠,今也每食无餘。”汉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草木无餘,禽兽殄夷。”许地山《缀网劳蛛·换巢鸾凤》:“和鸾和祖凤虽有主仆底名分,然而在他们底心识里,这种阶级底成见早已消灭无馀。”2.指没有余留之物。三国魏曹植《赠丁翼》诗:“肴来不虚归,觴至反无餘。”唐温庭筠《登卢氏台》诗:“臺高秋尽出,林断野无餘。”3.指没有多余资财。宋秦观《题彭景山传神》:“﹝景山﹞年四十不幸丧明,家居无餘,而目不可治。”4.佛教语。谓“生死”的因果泯灭,不再受生于三界。唐王维《大唐故大德净觉禅

【憾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紺切,含去聲。恨也。《中庸》人猶有所憾。或省作感。《前漢·張安世傳》何感而上印歸邸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戸感切,音頷。義同。又《集韻》徒感切,音禫不安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