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缘了了与惺惺释义


【恐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丘隴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丘勇切,音。《說文》懼也。从心巩聲。《徐曰》恐,猶兇也。《黃帝素問》腎在志爲恐。《註》恐,所以懼惡也。《正韻牋》恐有驚惶之意。懼乃畏怕之實,恐在懼前也。《海錄》唐太宗撰太子接三師禮,與三師書,前名惶恐。後名惶恐再拜。又惶恐,灘名。《蘇軾詩》地名惶恐泣孤臣。又《廣韻》區用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欺用切,去聲。疑也,慮也,億度也。 从。今省作卂。俗从几,誤。

【了了】1.聪慧;通晓事理。晋袁宏《后汉纪·献帝纪》:“小时了了者,至大亦未能奇也。”《宋书·恩倖传·戴法兴》:“大将军彭城王义康於尚书中觅了了令史,得法兴等五人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五:“小时了了大时佳,五岁孩童已足夸。”清唐孙华《忆颐儿时就婚外家》诗:“了了自小时,长大或恐否。”2.明白;清楚。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二:“有发前汉时冢者,人犹活……问汉时宫中事,説之了了,皆有次序。”唐李白《代美人愁镜》诗:“明明金鹊镜,了了玉臺前。”明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一:“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藏肠胃,久行之,自得分明了了。”巴

【与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同與。《說文》賜予也。一勺爲与。《六書正譌》寡則均,故从一勺。(與)〔古文〕《廣韻》弋諸切《正韻》弋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演女切,音予。《說文》黨與也。《戰國策》是君以合齊與强楚。《註》與,黨與也。《管子·八觀篇》請謁得于上,則黨與成于下。又《廣韻》善也。《禮·禮運》諸侯以禮相與。又《增韻》及也。《易·說卦》是以立天之道,曰隂與陽。立地之道,曰柔與剛。立人之道,曰仁與義。又許也,從也。《論語》吾與點也。《管子·形勢解》鬼神助之,天地與之。又待也。《論語》歲不我與。又《博雅》如也。《前

【惺惺】貌。唐杜甫《喜观即到复题短篇》之二:“应论十年事,愁絶始惺惺。”宋陆游《不寐》诗:“困睫日中常欲闭,夜阑枕上却惺惺。”明刘基《醒斋铭》:“昭昭生於惺惺,而憒憒出於冥冥。”清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二:“言未终,惺惺欲醒。”2.聪明机灵。宋曾布《曾公遗录》卷八:“上諭:皇子……虽三岁未能行,然能语言,极惺惺。”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聪明的试相度,惺惺的试窨付。”元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二折:“世做的背时序,且一半惺惺一半愚。”明冯梦龙《挂枝儿·蚊子》:“蚊虫儿,生就你惺惺伶俐。”3.形容动听的声音。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