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声促遗诏释义


【抗声】;大声。《魏书·任城王顺传》:“紇胁肩而出,顺遂抗声叱之。”唐鲁收《怀素上人草书歌》:“狂来纸尽势不尽,投笔抗声连叫呼。”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自放状头》:“枢援毫斯须而就,每札一人,则抗声斥其姓名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三朝元老》:“遂探袖出文,抗声朗读。”欧阳山《柳暗花明》八一:“周炳抗声道:‘如果是美意,也不过是资本家的美意罢了。’”汉

【促】《唐韻》七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趨玉切,音趗。迫也,近也,密也。又局促小,貌。《李白詩》嗷嗷空城雀,身計何戚促。又刺促。《晉書·潘岳傳》閣道謠曰:和嶠刺促不得休。《註》受役於世也。又與趣同。

【诏】《廣韻》之少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之笑切,音照。《說文》吿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導也。《註》敎導之也。《又》勴也。《註》謂贊勉。《疏》敎導,卽贊勉也。《韻會》詔者,上下通用之義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欒伯曰:燮之詔也。書何力之有焉。《註》吿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以八柄詔王馭羣臣。《註》告也,助也。《莊子·盜跖篇》爲人父者,必能詔其子。《如淳註》敎也。又《廣韻》上命也。秦漢以下,天子獨稱之。《史記·秦始皇紀》二十六年,秦幷天下,丞相王綰、御史大夫馮劫、廷尉李斯等,議命爲制,令爲詔。《前漢·周勃傳》軍中聞將軍之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