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去撩诗眼释义


【寄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義切《正韻》吉器切,音記。《說文》托也。《增韻》寓也。《周語》國無寄寓。《註》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。又《齊語》管子曰:作內政而寄軍令焉。又《廣韻》附也。《增韻》傳也。《禮·王制》東方曰寄。《註》東方通言之官,謂傳寄東方之言也。又郊遂寄棘,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。又《史記·酷吏傳》請寄無所聽。《註》請寄,猶囑托也。又寄生,草名。又寄居,小蟹名。

【去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丘據切,墟去聲。《說文》人相違也。《廣韻》離也。《增韻》來去,離去,去就之去。《玉篇》行也。《史記·莊助傳》汲黯招之不來,麾之不去。又棄也。《後漢·申屠剛傳》愚聞人所歸者,天所與。人所畔者,天所去也。又《唐韻》羌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口舉切《正韻》丘舉切,墟上聲。《集韻》徹也。又藏也。《前漢·蘇武傳》掘野鼠,去草實而食之。《註》去,收藏也。又《集韻》或作弆。《前漢·遵傳》遵善書,與人尺牘,皆藏弆以爲榮。《註》弆,亦藏也。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丘於切,音墟。疾走。《正字通》同驅。《詩·小雅

【撩】《唐韻》洛蕭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憐蕭切《正韻》連條切,音聊。《說文》理也。一曰取物也。攏取物爲撩。又挑弄也。《魏志·龎德傳》但持長矛撩戰。《韓愈詩》猿鳥莫相撩。又《集韻》力弔切,音料。亦取也。《詩·小雅·烝然汕汕傳》汕汕,樔也。《箋》樔者,今之撩罟也。又《唐韻》《正韻》盧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朗鳥切,音了。義同。又扶也。又《集韻》郞到切,勞去聲。同撈。亦取物也。又魯晧切,音老。義同。本作撩。撩字从。

【诗眼】1.诗人的赏鉴能力、观察力。宋苏轼《次韵吴传正<枯木歌>》:“君虽不作丹青手,诗眼亦自工识拔。”金元好问《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》之四:“愚轩具诗眼,论文贵天然。”明袁宏道《与伯修书》:“近来诗学大进,诗集大饶,诗肠大宽,诗眼大阔。”2.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。亦指一篇诗的眼目,即体现全诗主旨的精采诗句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二三:“只用他这一説,便瞎却一部诗眼矣。”清施补华《岘佣说诗》:“五律须讲鍊字法,荆公所谓诗眼也。”秦牧《艺海拾贝·茅台、花雕瓶子》:“那个‘诗眼’一点上去,就像画龙点睛似的,通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