迥隰飘浮霙释义


【迥】《廣韻》戸頃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戸茗切《正韻》戸頂切,音泂。《增韻》寥遠也。又《廣韻》光也,輝也。 通作泂。俗作逈。

【隰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似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席入切,音習。《爾雅·釋地》下濕曰隰。《說文》阪下濕也。《釋名》隰,蟄也。蟄,濕意也。《書·禹貢》原隰底績。《詩·邶風》山有榛,隰有苓。《公羊傳·昭元年》下平曰隰。又《詩·周頌》徂隰徂畛。《箋》隰謂新發田也。《疏》隰,指地形而言,則是未嘗墾發,故知謂新發田也。又《左傳·桓三年》逐翼侯于汾隰。《註》汾隰,汾水邊也。《後漢·西羌傳》昔晉侯敗北戎于汾、隰。《註》二水名。○按汾隰,當從左傳註。又地名。《左傳·隱十一年》王與鄭人隰郕。《註》在懷縣西南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西

【飘浮】;飞翔。三国魏阮籍《清思赋》:“若将言之未发兮,又气变而飘浮。”唐韩愈《双鸟诗》:“春风卷地起,百鸟皆飘浮。”2.指水漂流或物体在水面上漂流浮动。唐韩愈《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》:“控带荆门远,飘浮汉水长。”巴金《家》二八:“他仓卒间抓住一块木片飘浮在水上。”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十二:“朱延年听到这消息真赛过飘浮在茫茫大海里的人遇到了救命的船只。”3.浮现。徐迟《牡丹》:“男人脸上,飘浮着一丝看不见的微笑。”4.飘泊。鲁迅《朝花夕拾·范爱农》:“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,便在各处飘浮。”

【霙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驚切《正韻》於京切,音英。《玉篇》雨雪雜下。《集韻》霰也。《埤雅》雪寒甚則爲粒,淺則成華,華謂之霙。《韓詩外傳》雪華曰霙。《集韻》通作英。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於良切,音央。《廣韻》霙霙,白雪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