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乡绵络墟里光释义


【锦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飮切,音。《說文》襄色織文也。从帛金聲。《徐曰》襄,雜色也。漢魏郡有縣,能織錦綺,因名襄邑。《釋名》錦,金也。作之用功重,其價如金,故字从金帛。《詩·衞風》衣錦褧衣。《傳》錦,文衣也。《左傳·襄三十一年》子有美錦,不使人學製焉。《拾遺記》員嶠山有冰蠶,霜覆之,然後成繭。其色五采,後代效之,染五色絲,織以爲錦。又《五代史·吳越世家》臨安有大樹,錢鏐幼時戲於此,及貴歸,衣以錦,號其樹曰衣錦將軍。又《南窗紀談》中散大夫,舊說謂之十樣錦。受命之初,不俟恩赦,便許封贈父母,一也。妻

【绵络】亦作“緜络”。1.缠绕;网络。《楚辞·招魂》:“秦篝齐缕,郑绵络些。”王逸注:“绵,缠也;络,缚也。”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是以宓牺氏之作《易》也,緜络天地,经以八卦。”2.连续;连绵。《宋书·王微传》:“今有此书,非敢叨拟中散,诚不能顾影负心,纯盗虚声,所以绵络累纸,本不营尚书虎爪板也。”宋叶适《湖州胜赏楼记》:“特岭联亙,巧石绵络,颇抑湖之重势而蔽遮其寒风,故其人意安而气和。”明归有光《史论序》:“先生自三五载籍,迄於宋亡,绵络千载,非止有唐一代之事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:“一曰席号,上雨旁风,

【墟里】村落。晋陶潜《归园田居》诗之一:“曖曖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”唐王维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诗:“渡头餘落日,墟里上孤烟。”明何景明《还至别业》诗之一:“鸡鸣高树杪,狗吠墟里间。”清曹寅《葛渔城》诗:“落日下高原,驱车见墟里。”

【光】〔古文〕炗《唐韻》古黃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姑黃切,廣平聲。《說文》从火在人上。本作灮,今作光。《徐曰》光明意也。《易·需卦》有孚光亨。《程傳》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。《正韻》輝光,明耀華彩也。又《集韻》太歲在辛曰重光。又諡法,能紹前業曰光。又姓。《廣韻》田光後,秦末子孫避地,以光爲氏。晉有光逸。又《集韻》古曠切,廣去聲。飾色也。或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