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旗散容裔释义


【旌旗】亦作“旌旂”。亦作“旍旂”。亦作“旍旗”。1.旗帜的总称。《周礼·春官·司常》:“凡军事,建旌旗。”汉应瑒《弈势》:“旌旂既列,权虑蜂。”汉枚乘《七发》:“旍旗偃蹇,羽毛肃纷。”三国魏曹植《怀亲赋》:“步壁垒之常制,识旌旗之所停。”《宋书·谢晦传》:“旍旂相照,蔽夺日光。”宋刘过《沁园春·御阅还上郭殿帅》词:“旌旗蔽满寒空,鱼阵整,从容虎帐中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故一·土鲁番表文》:“旌旂闪烁,超越乎墨乌戚尔。”毛泽东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词:“山下旌旗在望,山头鼓角相闻。”2.借指军士。唐王昌龄《青楼曲

【散】〔古文〕枚《廣韻》《韻會》蘇旱切《集韻》顙旱切,音傘。,通作散。《易·說卦》風以散之。《禮·曲禮》積而能散。又《公羊傳·莊十二年》散舍諸宮中。《註》散,放也。又《博雅》布也。《廣韻》散,誕也。《增韻》又宂散,閒散。《韻會》不自檢束爲散。《莊子·養生主》散人又惡知散木。《註》不在可用之數。又姓。《書·君奭》有若散宜生。《傳》散氏,宜生名。又酒尊名。《周禮·春官·鬯人》凡疈事用散。《註》漆尊也,無飾曰散。《儀禮·燕禮》酌散西階上。《註》酌散者,酌方壷酒也。《禮·禮器》賤者獻以散。《註》五升曰散。○按《周禮》《

【容裔】荡漾貌。三国魏曹丕《济川赋》:“临济川之层淮,览洪波之容裔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郤正传》:“收止足以言归,汎浩然以容裔。”宋洪迈《容斋四笔·会合联句》:“维水容裔,维山巃嵸。”2.随风飘动貌。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建辰旒之太常,纷焱悠以容裔。”吕向注:“容裔,从风转薄貌。”南朝齐谢朓《泛水曲》:“旌旗散容裔,簫管吹参差”唐杜正伦《玄武门侍宴》诗:“参差歌管颺,容裔羽旗悬。”3.徐行貌。《文选·曹植<洛神赋>》:“六龙儼其齐首,载云车之容裔。”刘良注:“容裔,行貌。”4.从容娴丽貌。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