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子一周余半纪释义


【甲子】甲,天干的首位;子,地支的首位。古代以天干和地支递次相配,如甲子、乙丑、丙寅之类,统称甲子。从甲子起至癸亥止,共六十,故又称为六十甲子。古人用以纪日或纪年。《吕氏春秋·勿躬》:“大橈作甲子,黔如作虏首。”《后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记称大橈作甲子,隶首作数。二者既立,以比日表,以管万事。”刘昭注引《月令章句》:“大橈探五行之情,占斗纲所建,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,谓之干,作子丑以名月,谓之枝,枝干相配,以成六旬。”唐韩愈《息国夫人墓志铭》:“元和七年甲子,日南至,以疾卒。”清黄宗羲《历代甲子考》:“按歷代甲子,自

【一周】1.循回一遍。《管子·弟子职》:“受业之纪,必由长始,一周则然,其餘则否。”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种槐柳楸梓梧柞》引《陶朱公术》:“种柳千树则足柴。十年之后,髠一树,得一载,岁髠二百树,五年一周。”宋洪迈《容斋五笔·人生五计》:“六十以往,甲子一周。”2.一圈。巴金《不能忘却的记忆》:“我一个人绕着灵柩走了一周,以后又站了片刻。”3.一星期。苏曼殊《碎簪记》:“余一周之内,须同四川友人重赴西湖,愧未能如子意也。”4.指一周年。《宋书·刘康祖传》:“太祖欲大举北伐,康祖以岁月已晚,请待明年,上以河北义徒并起

【半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博漫切,般去聲。《說文》物中分也。从八从牛。牛爲物大,可以分也。《易·繫辭》思過半矣。《禮·學記》不善學者,師勤而功半。《韓非子·內儲篇》疑也者,以爲可者半,不可者半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普半切,音泮。大片也。《前漢·李陵傳》令軍士人持二升糒,一半冰。《註》師古曰:半,讀曰判。判,大片也。又《韻補》叶眠切,音鞭。《道藏謌》遊雲落太陽,颰景凌三天。千秋似淸旦,萬歲猶日半。

【纪】《廣韻》居理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苟起切《正韻》居里切,音己。《說文》絲別也。《詩·大雅》綱紀四方。《傳》理之爲紀。《疏》紀者,別理絲數。又《書·洪範》五紀:一曰歲,二曰月,三曰日,四曰星辰,五曰曆數。《疏》五紀者,五事,爲天之經紀也。又《書·畢命》旣歷三紀。《傳》十二年曰紀。又《詩·秦風》有紀有堂。《傳》紀,基也。《疏》山基也。○按《六書》略音起。又《禮·月令》月窮于紀。《註》紀,會也。又《穀梁傳·莊二十二年》災紀也。《註》紀,治理也。又《周語》數之紀也。《註》數起於一,終於十。十則更,故曰紀。又《史記·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