魂魄游鬼门释义


【魂魄】1.古人想像中一种能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。附体则人生,离体则人死。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匹夫匹妇强死,其魂魄犹能冯依於人,以为淫厉。”元萨都剌《过高唐》诗:“王孙去不返,魂魄又谁招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三回:“宝玉听了这话,不觉轰了魂魄,目瞪口呆。”李劼人《死水微澜》第五部分十五:“她觉得像是失了魂魄一样,头晕得很,心翻得很,腿软得很。”亦泛指事物的精神。清孙枝蔚《咏物诗·蛇》:“五百餘里气如烟,飞鸟纷纷丧魂魄。”2.喻指事物的关键、中心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六回:“然则此地断不能不虚写一番;虚写一番,又断

【游】〔古文〕汓《唐韻》以周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夷周切,音猷。水名。《水經注》淮水於淮浦縣枝分,北爲游水。又浮行也。《爾雅·釋水》順流而下曰遡游。《詩·秦風》遡游從之。又《周禮·天官》閽人,王宮每門四人,囿游亦如之。《註》游,離宮也。又《管子·首憲篇》分理以爲十游,游爲之宗。又《尚書·考靈曜》地有四游,常動而人不知。又玩物適情之意。《禮·少儀》士依於德,游於藝。又閒曠也。《禮·王制》無游民。又自適貌。《詩·小雅》愼爾優游。又枝葉扶疏貌。《詩·鄭風》隰有游龍。《傳》龍紅草也。《箋》游,猶放縱也。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

【鬼门】1.迷信传说的鬼进出之门;通往阴间之门。汉王充《论衡·订鬼》:“《山海经》又曰:‘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,上有大桃木,其屈蟠三千里,其枝间东北曰鬼门,万鬼所出入也。’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哀吊》:“然履突鬼门,怪而不辞;驾龙乘去,仙而不哀。”唐沉佺期《初达驩州》诗:“魂魄游鬼门,骸骨遗鲸口。”2.古关名,即鬼门关。唐张说《南中送北使》诗之二:“山临鬼门路,城绕瘴江流。”宋苏轼《到昌化军谢表》:“并鬼门而东騖,浮瘴海以南迁。”参见“鬼门关”。3.即鬼门道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·惊梦》:“向鬼门丢花介。”清李斗《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