浩浩太古音释义


【浩浩】1.水盛大貌。《书·尧典》:“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”孔传:“浩浩,盛大若漫天。”南朝宋鲍照《梦还乡》诗:“白水漫浩浩,高山壮巍巍。”宋王安石《送长倩归辉州》诗:“江海收百川,浩浩谁能量?”康有为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二章:“故当潦水之大,洪流万顷,浩浩怀山襄陵。”2.广大无际貌。《诗·小雅·雨无正》:“浩浩昊天,不骏其德。”孔颖达疏:“浩浩然,广大之旻天。”唐刘沧《春日旅游》诗:“浩浩晴原人独去,依依春草水分流。”明邢昉《过王雨若故庐》诗:“鶗鴂鸣桑田,云山漫浩浩。”郁达夫《采石矶》:“窗外的

【太古】远古,上古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太古薄葬,故不抇也。”唐韩愈《原道》:“曷不为太古之无事。”明王宠《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》诗:“浑沌自太古,漭泱开吴天。”鲁迅《坟·人之历史》:“盖化石者,太古生物之遗体,留迹石中。”

【音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今切,音隂。《說文》聲也。生於心,有節於外,謂之音。宮商角徵羽,聲。絲竹金石匏土革木,音也。从言,含一。《書·舜典》八音克諧。《禮·樂記》變成方謂之音。《疏》方謂文章,聲旣變轉和合,次序成就文章謂之音。音則今之歌曲也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師》以六律爲之音。《疏》以大師吹律爲聲,又使其人作聲而合之,聽人聲與律呂之聲合,謂之爲音。《詩序》情發於聲,聲成文,謂之音。《疏》此言聲成文謂之音,則聲與音別。樂記註:雜比曰音,單出曰聲。記又曰:審聲以知音,審音以知樂,則聲音樂三者不同,以聲